beat365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業設置  >>  應用俄語  >>  正文

來自俄羅斯赤塔市11俄語班同學們的雙節問候!

來源:   日期:2012年09月29日 22:54  點擊:  屬于:應用俄語

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馬上就是中國的“雙節”了,請允許我們10俄語班赴俄交流學生表達對祖國、母校和母校的所有老師深深的祝福。一願祖國九州清晏,國泰安康;二願母校英才茁長,譽滿天下;三願親友平安幸福,功成名就。
我們到俄羅斯赤塔快一個月了,現在宿舍裡已經有了暖氣,剛開始因為暖氣太足,我們都上火了,現在這裡外面的氣溫也就0度左右,想着遠在祖國最南邊的海南還是炎炎夏日,心中就升起絲絲暖意,想着在學校兩年的生活真是讓人懷念,我們現在國外各方面都慢慢的在适應中,請母校和各位領導、老師放心,下面請允許我們代表我校在俄的交流生跟母校彙報我們最近的生活和學習狀況。
秋天,勾起人的總是無盡的思念。尤其是像我們這些身在異鄉為異客的遊子,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心情是我們自己都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幸而我們并不是孤寂的,我們有遠在海南的老師同學們的祝福,也有家中親人的挂念,所以我們一行六人正的籌備着過在國外的第一個中秋節。
今天老師為我們安排了和漢語專業的俄羅斯學大一學生的茶話會。一大早我們就起床準備茶話會的食物了。我們分别做了新疆大盤雞、可樂雞翅和土豆丸子。可是一件事物的發展總是曲折的,不是嗎?正當我們準備的歡樂時突然就停電了,這可把我們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曆經了一個小時的等待終于把電給盼來了。料理完食物再收拾好自己,我們就提上精心準備的見面禮上學去了。


第一節課結束後我們就跟随老師去了另一間教室,那正是我們要舉辦聚會的地方。由于俄羅斯上課不是統一時間上下課的,所以當我們在教室時俄羅斯的朋友們還在上着課。之後我們和老師一起重新布置打掃了教室,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們忘卻了這一個月的苦惱與煩惱,欣喜地等待着下一秒的相遇并結識新朋友。


大約過了20分鐘後,我們的新朋友們帶着蛋糕、糖果和茶飲出現在我們面前。蛋糕是長方形的,在白色奶油上面畫着中俄兩國的國旗,在國旗中間用中文寫着“歡迎”兩字。看到這樣的蛋糕,我們的心頭都感覺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别看俄羅斯人平時總是端着,滿臉嚴肅表情,其實還是很友善的。我們忙把做的菜拿出來和蛋糕擺在一起,咔嚓、咔嚓地拍了很多照片。

 


接下來的項目就是自我介紹了。我們圍坐一圈,第一個人自報家門喜好,第二個人說話時先介紹自己然後還要把前面的再重新介紹一遍。有個俄羅斯男生的名字發音和俄語的“單詞”這個字很像,我們班大多數都會把他名字混淆,最後連他自己都無奈以及忽略了。
自我介紹完後就是遊戲環節。由兩個人一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第一次見面情景。有宇航員與外星人的,有男人和女人的,有人鬼不了情的,有粉色遇到明星的,還有中俄兩國領導人會晤的等等。在歡聲笑語以及手舞足蹈下,我們的茶話會被推向了高潮—歌唱表演。先是俄羅斯男生的吉他樂,接着是韓國男生的情歌,再接着就是我們女生們優美的歌聲了。
茶話會、茶話會,必然少不了的就是喝茶了。表演結束後我們就開始準備享受我們的美食了。教室在短暫的混亂後馬上恢複就井然的秩序,看來我們都是一群快樂的吃貨。在第一個環節時我們得知今天是一個女生的生日,所以在吃蛋糕之前我們用響亮地唱起了中文版的生日歌。俄羅斯女生都被感動的擦拭淚花,還用中文說“謝謝”,“謝謝”。我當時就想要是有那麼多外國人圍着我唱生日歌,我也會感動的熱淚盈眶的。
相聚的時光總是歡樂而短暫的。享用完茶點蛋糕後我們就結束了今天的茶話會了。臨别時我們都互相留了了号碼約定下一次的相會。
今天我才真正感覺到自己身處國外。來到赤塔也快一個月了,在這些天裡我們除了上課接觸俄羅斯老師,下課後就回宿舍。在宿舍裡都是中國人,就連到市場也是大半的中國人在做生意。雖然國人多的地方我們會更容易生存,但是這就對我們的語言學習是無益的。
人們總是羨慕留學的生活,不錯當我們在人們羨慕的眼光中而自我陶醉的同時,心中的苦也隻有經曆了才能懂得。在國外,我們的情感都被放大了似的。一句熱語會溫暖我們的心很久,而一句冷言則會像釘子一樣紮進心中。
我們除了學習,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了。一群在家都是嬌生慣養的90後,每天擠在同一間廚房做飯,使用同一個冰箱,磕磕碰碰都是難免的。不過每次都到了劍拔弩張的時刻,我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去處理事情。也許每個人都會想,我們天南地北的來到了俄羅斯能夠相知相識并且生活學習在一起,是一種緣分。畢竟這不是中國,不是在家裡了。遠離了我們的“保護傘”,我們一起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換位思考,如何做飯才更好吃,我們長大了!


說起學習是比較焦急的,雖然課不多,老師上課的内容并不是很難,但就是繁多的課後作業壓的我們喘不過氣來,有了一種重走高三的感覺。有了壓力才有動力,有了對比才會有沖勁。我們現在就是在這種“高壓”的環節裡生活、學習。
作為“經貿人”,在海南我們經曆住了軍訓的曝曬,10年的洪水,11年的台風。這些考驗我們都挺過去了,難道我們現在的不是問題的問題還能難倒我們嗎?當然不會,隻有經曆流水常年沖刷的石頭才會光滑,人隻有經曆了磨砺才能成長。正如我們校訓所言“笃學砺能,知行合一”,現在我才真正領悟了其中的真谛。

2012年9月28日
俄羅斯赤塔市
(姚增一 吳青青 報道)

友情鍊接
騰訊新聞 中國新聞網 搜狗 新浪 CMS系統 百度